記者 周丹紅 通訊員 高媛媛
本報訊 年初的時候,主城區(qū)定下目標,年底前要消除繞城以內(nèi)47條黑臭河道。
距離年底還有20天,治理進度如何?市城管委河道監(jiān)管中心傳來了好消息:任務提前完成,47條黑臭河道在上周已全部通過驗收,擺脫了黑臭河的“惡名”。
11月底,這些黑臭河道的56位民間河長中,還有12位被選為本年度“優(yōu)秀民間河長”,并得到表彰。
從今年4月走馬上任至今,這些河長做了哪些事?
詹國榮是獲得此次榮譽的民間河長之一,他“管”的同協(xié)河在2個月前通過了驗收。在過去大半年時間里,詹國榮隔三差五會前往同協(xié)河,了解治理進度、跟相關部門溝通、主動參與河道治理。
詹國榮說,他的治污秘器是一種叫環(huán)保酵素的東西。
廚房生鮮垃圾加了糖和水,發(fā)酵制作后可成為環(huán)保酵素——這可是一款低價環(huán)保“利器”,洗衣時加一點浸泡,可以使衣服更柔軟;加到抽水馬桶里,可以防止馬桶阻塞和凈化糞池;混一些到花園池塘和水塔中,還可以凈化水質(zhì)……
那么它對治理河道污水有沒有用呢?詹國榮還真去試了:“最初從上塘河舀了兩盆水,一盆放酵素,一盆不放,幾個小時后放酵素的那盆明顯干凈了。”
他的設想得到了江干區(qū)城管局的支持。今年7月,詹國榮發(fā)動志愿者,在同協(xié)河的杭玻路至華豐路段,投放了2噸酵素,幾個月下來,這一段河水明顯比其他河段清。
“我做過測算,想要徹底改善同協(xié)河的水質(zhì),至少需要80噸酵素。”詹國榮說,從廚余垃圾變成有用的酵素需要3個月時間,這么長的時間這么多的酵素,靠幾個人是很難做出來的,需要更多志愿者參與這項環(huán)?;顒?。
除了“民間河長”, 最近城市河道“官方河長”也將迎來年度大考。
拱墅區(qū)是主城區(qū)里率先推廣河長制的,下個月區(qū)里將對10個街道級別的河長進行年度考核,考核內(nèi)容主要是有沒有完成今年治理目標。
明年,拱墅區(qū)的河長任務將更重,將推行“陽光排放口”,在每個河道的排水口公示排水性質(zhì)(生活小區(qū)排水、單位排水,還是道路雨水口)、責任人等,責任人就是對應河道的河長。今后,市民如果看到哪個排水口在排污,可以直接跟責任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