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7月20日訊 (YMG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亞莉 王韻文 攝影報道)近日,記者在萊山區(qū)西解水廠看到,清澈的自來水從這里流向千家萬戶。7月1日,由煙臺水務清泉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西解水廠和水質監(jiān)測中心建成投產,水廠處理水能力5萬噸/日。高標準、高起點的建設規(guī)劃,先進的工藝和設施,讓萊山區(qū)、高新區(qū)徹底解決了水源不足及工藝落后的問題。西解水廠處理后水質完全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106項標準。
先進處理工藝保障供水安全
工作人員介紹,西解水廠以客水為主要水源。水廠主要采用源水預處理—網格絮凝—斜管沉淀—石英砂過濾—次氯酸納消毒等處理工藝,預留深度處理空間。配套前置粉末活性炭濕法投加系統,在緊急情況下投加。處理后的水質將全面達到國家飲用水106項指標要求。新建水廠出廠水壓0.7Mpa,能夠滿足高新區(qū)最遠端供水。
因此煙臺水務清泉有限公司在新建西解水廠采用次氯酸鈉發(fā)生器進行次氯酸鈉消毒法,使用食品級食鹽、水和電這三種常規(guī)物質,進行安全可靠消毒。工作人員介紹,次氯酸鈉溶液作為一種用途極為廣泛的廣譜殺菌滅藻劑,其不僅具有很強的殺菌滅藻作用,而且其有較好的安全性和便于貯存的優(yōu)點。在日常管理方面,使用次氯酸鈉消毒模式大大減少了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各類危險化學品使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提升了水質安全保障系數。
建設現代化水質檢測中心
為保障飲用水安全,煙臺水務清泉公司還投資建設了面積700平方米的先進水質檢測中心,完善了制水過程中各工序質量標準和工藝技術要求。
“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水質檢測綜合分析儀,進行24小時連續(xù)監(jiān)測,配備一整套符合國家標準、滿足檢測要求的化驗儀器。”工作人員介紹說,水質檢測中心的檢測能力為地下水原水31項,地表水原水26項,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常規(guī)42項,非常規(guī)1項,且具備有進一步擴展檢測項目的能力。檢測項目和頻次均按照政府部門要求進行水源取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日檢、月度常規(guī)全分析檢測、季度常規(guī)全分析檢測工作。并通過“山東省城市供水水質監(jiān)測預警系統技術平臺”向省主管部門上傳各類數據的同時,上報衛(wèi)生監(jiān)督和城管部門,今年1-6月合格率均達100%。
東部城區(qū)供水安全有保障
2015—2017年,煙臺遭遇連續(xù)三年干旱,水源不足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萊山區(qū)、高新區(qū)等區(qū)域居民生活和工業(yè)發(fā)展。而新水廠的建成投用,徹底解決了供水難題。
煙臺水務清泉有限公司對原有水廠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配套建設與供水規(guī)模相適應的水質檢測化驗室。另外,在原水廠所在的辛安河流域和外夾河流域,投資1.2億元建設兩個日處理水5萬噸的現代化水廠。兩個水廠同步規(guī)劃設計、同步建設,2018年內將全部投入使用。水務清泉公司2個5萬噸/日生產能力的水廠,全部采用現代化的技術、現代化的工藝、現代化的設備和現代化的檢測手段。在處理本土水源的同時,都具備接收處理長江黃河水的條件和能力。兩個水廠的建成,將使煙臺東部新區(qū)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城市用水得到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