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值守”水廠,嚴控2毫米誤差,每天節(jié)水約4500噸。 韓蘇原 攝
中新網安徽亳州6月2日電(韓蘇原)實行無人值守的運行管理模式、在家就可以遠程智能操控,嚴控2毫米誤差、每天節(jié)水約4500噸......2日,記者走進中建一局建設的安徽亳州城南地表水廠,探尋“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化水廠的建造秘密,體驗智慧水廠的智慧建造。
作為“引江濟淮、引淮濟亳”工程的一部分,亳州城南地表水廠項目位于亳州南部,占地面積11.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7萬平方米,由包括活性炭濾池、沉淀池在內的22個獨立的建筑單體組成。據了解,目前土建施工已基本完成,即將進行專業(yè)機電管線安裝,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皖北地區(qū)最大、自動化水平高的地表水廠,每天可輸出20萬噸生活用水。
無人值守,智慧水廠的智慧建造
“傳統(tǒng)的供水廠大部分是人為控制,一個水廠每天保持運行,各個崗位人數最少需要二三十人。”中建一局亳州城南地表水廠項目經理陳濤說,該水廠投入使用后可實現“現場無人值守、控制中心無人值班,在家就可以監(jiān)控”的自動化程度。
據了解,水廠生產調度系統(tǒng)需要兼容遠程取水、凈水生產、生產輔助和污泥處理四大系統(tǒng),涵蓋16種規(guī)格設備接口,接口協(xié)議達84種之多,需要監(jiān)控2000多套設備,76道自動化工序,這給項目人員提出了挑戰(zhàn)。陳濤說:“水廠的自動化生產和人工智能程序調試時,為確保出水的水質,調試人員不斷調整參數,每道工序都進行了100次以上的調試才最終確定數據。”
屆時,水廠通過實現智能化控制,包括水質檢測、自來水生產調度管理、水務智慧安防和水務運營等流程,結合數學仿真模型建立的由計算機輔助決策的智慧管理系統(tǒng),可對水處理設備及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實現全過程自動監(jiān)控,安全實現優(yōu)質、低耗和高效供水,讓市民喝上放心水。
嚴控2毫米誤差,每天節(jié)水4500噸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V型濾池是水廠項目最重要的過濾池,可以凈化掉水里85%的雜質。過濾時,如果V型水槽、濾板等過濾裝置的位置有偏差,會直接影響濾速,過濾水質的穩(wěn)定性也無法得到保證。
V型濾池包括1080塊濾板、60480個濾頭、2592個反沖洗槽預埋件。中建一局亳州城南地表水廠項目工程部經理朱超告訴記者:“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其設計偏差不能超過±5毫米,為確保過濾后得到優(yōu)質的水,我們主動將建造精度偏差嚴控在±2毫米。建造V型濾池,需要澆筑橫梁,在搭設橫梁的模板階段就必須做到分毫不差。每一塊都要像打磨家具一樣對模板進行“精修”和測量,達到施工精度要求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
亳州城南地表水廠項目技術總工石安金說:“建造精度偏差嚴控在±2毫米,比控制在±5毫米可每天有效節(jié)約4500噸水,相當于900戶家庭一天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