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
以下報道來源于CCTV-4《國家記憶》。
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約90%的鮮活食品、約80%的淡水、約25%的電力,以及天然氣,都源自祖國內地。從8月10日起,CCTV-4《國家記憶》將播出五集紀錄片《香港生命線》,首度披露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內地如何克服困難保障對港鮮活食品、淡水、電力、天然氣等的供應。
受自然條件所限,香港日常所需的食品、淡水、電力、天然氣等資源極度匱乏,紀錄片《香港生命線》以香港同胞民生所需為切入口,追溯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為保障香港供應作出的重要決策。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心下,原鐵道部、外經(jīng)貿部、中糧公司等部門組織開通了751次、753次、755次“三趟快車”,向香港運送鮮活食品;為徹底解決香港水荒,周恩來總理指示修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確定“應由我們國家舉辦,列入國家計劃”;八十至九十年代,在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的決策和支持下,粵港兩地合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海上油氣田向香港輸送天然氣,有效保障了香港能源供給,改善了能源結構。
為挖掘呈現(xiàn)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攝制組歷時半年多,深入北京、武漢、上海、鄭州、長沙、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廣水、安遠等地拍攝,并采訪了多位親歷者。這其中,有“三趟快車”的組織實施者、鐵路線上的調度員和押運員、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的建設者、經(jīng)歷香港水荒逃難到內地的親歷者、大亞灣核電站決策建設的見證者、輸電線路的高空巡線員、堅守海島保障向香港供氣的員工……
《國家記憶》之《香港生命線》以事實為依據(jù),佐證祖國內地是香港繁榮發(fā)展的堅強后盾。據(jù)統(tǒng)計,“三趟快車”開行48年間,經(jīng)深圳海關驗放的車輛達4萬多列,驗放活豬近1億頭,活牛580多萬頭,凍肉近800萬噸,雞、鴨、鵝等活家禽數(shù)十億只,瓜果蔬菜、活魚水產、干貨等更是不計其數(shù)。充足的生活物資供應,保證了香港的勞務成本長期處于較低水平,成為香港社會保持活力的幕后英雄;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建成以來,已累計向香港供水260億立方米,保障了香港約80%的用水需求,成為香港運轉的生命之源;大亞灣核電站建成至今,已累計向香港輸電2600多億千瓦時,占到香港用電總量約四分之一。崖城13-1氣田投產以來,累計供港天然氣已突破420億立方,深圳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輸送至香港的天然氣所發(fā)電量,也占到全港發(fā)電量不小的比例,充足穩(wěn)定的能源供應,為香港發(fā)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香港生命線”譜寫了香港與祖國內地“同發(fā)展、共繁榮”的悅耳音符?;赝麣q月的風風雨雨,來時路上的崎嶇,是祖國內地與香港攜手踏過。展望21世紀的無限未來,前方征途的曲折,也需要香港與祖國內地并肩向前。
《國家記憶》之《香港生命線》將于8月10日至14日(周一至周五)晚8點檔在CCTV-4播出。此外,央視頻APP將在每天17:00全網(wǎng)獨家首發(f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