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城市公共供水設施,提高城區(qū)供水能力,2022年,亳州市投資2.1億元對原亳州市第三水廠進行提升改造,使之成為日供水10萬噸的地表水廠。屆時,城區(qū)日供水能力將達到35萬噸,實現城區(qū)地表水供水全覆蓋。
“目前,本工程主體結構已完工,二次結構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裝飾施工、工藝管道及設備安裝施工。”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亳州市第三水廠建設改造工程項目部生產經理黃林林告訴記者,自2022年8月底開工以來,工程進展順利。
由于亳州市第三水廠施工場地狹小,施工單位遇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該項目部負責人李磊介紹,施工場地僅14900多平方米,但建筑單體多達17個,交叉作業(yè)多,再加上施工便道狹窄,大型機械難以展開作業(yè),非??简炇┕挝坏募夹g水平。
李磊說,以炭濾池為例,11米的高差有13個標高,這意味著里面的造型很多,支模、鋼筋綁扎作業(yè)多,有限的作業(yè)空間進一步增加了施工難度,尤其是對混凝土澆筑影響特別大。
炭濾池雖然施工難度大,但對整個水廠來說非常重要。水廠采用“常規(guī)處理+深度處理”工藝,是國內比較先進的處理技術。原水進入水廠后,經過預臭氧接觸池、折板絮凝沉淀池、V型濾池、臭氧接觸池、活性炭濾池處理進入清水池,最后進入泵房,通過市政供水管網進入千家萬戶。
李磊表示,常規(guī)處理時,是不需要經過炭濾池這道程序的,出水濁度等指標也能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但經過炭濾池“深度處理”,能夠進一步降低出水濁度,更能保證自來水水質。
除了“深度處理”工藝,第三水廠改造時還建設了“雜質水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李磊介紹,進廠原水經過處理,大部分變成供居民飲用的自來水,其余部分因為雜質含量大,被稱為“雜質水”。“雜質水”經過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處理,大部分又可以變成自來水。
“雜質水”反復循環(huán)下去,損失越來越小。“有了‘雜質水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的幫助,原水的利用率由90%提高到98%,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李磊說。
第三水廠還利用海綿城市理念,建設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將雨水收集起來用于廠區(qū)園林綠化和清潔,減少了自來水用量,節(jié)約了水資源。
盡管施工難度大,但施工單位卻很有信心按時按質完成施工任務。“合肥六水廠、八水廠都是我們施工建設的,其中六水廠日供水能力90萬噸,是安徽省最大的自來水廠。”黃林林表示。
預計明年6月份,亳州市第三水廠地表水廠建設改造工程將完工開始試運行,日供水能力由5萬噸提升至10萬噸,進一步提高城區(qū)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居民用水水質,讓市民喝上優(yōu)質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