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登貴來到深達26.3米的取水井筒,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記者金文兵 攝
|
1月2日,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蒲潭社區(qū)南區(qū),66歲的程師傅擰開廚房的水龍頭,嘩嘩的清水流出。他拉著上門服務的水務工作人員的手,連聲稱贊:“你們送來的自來水真是好。”
蒲潭社區(qū)南區(qū)建成于2009年,有住宅樓34棟、2000余用水戶。小區(qū)自來水管網逐漸老化,時常出現漏損。因擔心水質受影響,程師傅自購了凈水器。
自車谷供水公司從黃陵水廠接管小區(qū)供水服務后,小區(qū)的供水就出現了大變化。程師傅說,不僅管道沒有破損現象,家里的自來水也變得更加清亮了。
在車谷供水公司軍山水廠,副廠長史登貴帶著記者來到長江邊的一個圓形建筑中一探究竟。這是一個直徑15.2米、深達26.3米的大圓筒。順著筒邊一個鋼質樓梯,轉過7道折、踩著119級臺階,記者來到筒底。
史登貴蹬了蹬腳下的底板說:“我們建設了基于BIM技術的數字孿生智慧水廠,通過網絡算法,可以精準投放礬液和消毒劑,讓水更為清亮、更為衛(wèi)生。”
水質化驗室內,工作人員李華意正在提取水樣,使用滴定儀對水質進行檢測。相關水質化驗結果,除了填報紙上記錄報告,還同步上傳至智慧水廠平臺。
“由于我們對生產工藝進行了嚴苛的品控要求,現在出廠水質優(yōu)于國標。”武漢車谷供水實業(yè)有限公司經營部負責人李盾介紹,車谷供水公司的供水范圍為80平方公里、日均供水7.5萬立方米、用水輻射人口8萬人,并向蔡甸區(qū)的常福新城、奓山街道進行跨區(qū)供水。
2024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居民飲水質量”目標任務,目前除了軍山水廠完成二期擴建、即將投用以外,位于江夏金口街道的龍床磯水廠,也已完成升級改造并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