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淡水資源十分貧乏。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用水是消耗淡水資源的主要部分。然而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和管理模式都十分落后,水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十分驚人。由于用水管理方式的落后而造成抄表難和收費難的問題,又造成了自來水經營企業(yè)虧損,甚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現代化,國家發(fā)改委、建設部等五部聯合發(fā)出通知,要求城市居民實行“分戶計量、一戶一表”用水制度改革。供水一戶一表是指以每一家庭住戶為單位安裝一塊立戶表,并由供水企業(yè)直接查表、收費的營銷方式。一戶一表與以往的多戶共用一立戶表,每家再安裝分表的方式相比較,以其服務便捷,能避免水費糾紛問題而深受廣大居民歡迎。但是,除近兩年部分新建居民樓外,大部分居民樓仍是多戶一表的管理模式,由此產生的種種矛盾和問題時有發(fā)生,并已成為群眾要求改進供水服務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全面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已成為供水行業(yè)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的當務之急。在2003年,連云港市市政府開始要求連云港市自來水公司對城區(qū)內的15萬戶居民進行一戶一表改造,物價部門核定的一戶一表改造費用為200元/戶。
一、多戶一表的主要弊端
在公共供水營業(yè)管理方面,國內目前通用的方法是以營業(yè)性結算水表,即平常所指的立戶表來劃定管理權限。由于歷史原因,立戶表一般設計安裝至樓梯口,個別小區(qū)或單位住宅樓前,存在著整棟樓或幾棟樓安裝一塊立戶表的情況。
根據國家《城市供水條例》規(guī)定,供水設施的產權劃分以立戶表為界,立戶表以內(含立戶表)產權歸屬用戶,由用戶負責維護管理,供水企業(yè)按立戶表對用戶進行計量收費。總表內一般以住戶為單位安裝有分表,分表設計安裝及水費收取一般由用戶自行負責,按各分表用水量收取水費后與立戶表差額部分水量,各住戶均攤繳納,費用金額收齊后交供水企業(yè)營業(yè)人員并開據票據。
以上做法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根據當時經濟發(fā)展水平,居民家中大多沒有洗衣機、太陽能等用水器具,用水量較少;群眾每月水費支出較少,對生活影響不大,因此群眾并未感到給生活帶來不便。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上情況均已發(fā)生較大變化。首先,由于用水器具的增多,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群眾用水量大量增加;其次,自來水定價已逐漸由福利型向市場型轉移,群眾生活中水價支出大幅提高,人們對水的商品意識日益加強;而且,隨著單位福利分房的取消,由開發(fā)商建設的居民生活小區(qū)不斷增多,原群眾生活“有事找單位”的情況已不復存在,而相當一部分商品樓物業(yè)管理又尚未規(guī)范,所以目前群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處在單位、物業(yè)“兩不管”的狀態(tài),只得由群眾自己協(xié)調解決。在此情況下,多戶共用一塊立戶表的做法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出極大弊端,越來越多群眾提出一戶一表供水改造的要求。
二、在連云港市的城市用水一戶一表工程中,我認為用戶水表一戶一表與水表出戶的設計方案有以下幾點內容:
1、選材:鍍鋅鋼管目前已被淘汰,隨之出現的是大批新型管材,如UPVC管材、PP—R管、PE 管等。根據連云港市一戶一表工程的實際情況,并經過比選,在每戶一管、多管入戶的情況下,入戶立管宜采用PP-R管,管徑可選用DN15。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a、無銹蝕,不產生二次污染;b、水力條件好,DN15的PP-R管(內徑15mm)通水能力相當于DN15的鍍鋅鋼管,因此同樣過水條件下,能夠節(jié)省安裝空間;c、材質柔軟,采用熱熔接口,施工方便;4、外形美觀大方。而對于管道井中的立管則以采用硬質UPVC管為宜。
2、對新建小區(qū),要求開發(fā)商,在用戶水表的安裝上,做到水表出戶。直接由自來水公司負責安裝、并抄表到戶。根據不同的房屋結構和不同情況,可供設計單位、建設單位選擇的“一戶一表與水表出戶”的方案有:
① 水表設于管道井中,新建住宅設專用管道井或與其他工種設備共用管道井,這種管路布置便于保護水表,無須特殊防凍措施,外觀漂亮。
② 設置嵌墻式水表,適用于新建住宅,也可用于已建住宅的改造,管線布置合理,成本較低,但管道為明裝時,需防凍。
③設置埋地式水表,數只水表在地面下適當地點排列,一戶一根立管沿管廊( 管道井)或走廊進戶,需考慮防凍。也需有相應空間可供布置。
方法三相對而言較為適應當前形勢,因此為各地市普遍采用。連云港市的主要做法也是這樣,在用戶樓前設大型表井,各立戶表及給水管分列排開,表前設控制閥,一戶一根給水支管進行供水,以達到分戶控制的要求。
3、一戶一表已建住宅樓改造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在改造中為了便于以后水表的查看和維護,要求水表必須集中設置于室外的水表井內,在這個問題上,可供設計單位、建設單位選擇的“一戶一表與水表出戶”的方案有:
?、?、各戶管線集中進入單元后采用明管,平行靠墻安裝,用管卡固定。它的優(yōu)點是:施工維修方便,造價低。缺點是:鉆孔和穿墻數量多,對結構強度有一定的影響,對管線安裝外觀要求高。
?、?、樓內墻體在適當位置設置深約50mm 的管槽,其寬度根據管線的數量確定,各戶管線集中進入樓內后在管槽內平行靠墻安裝,管槽設置蓋板。它的優(yōu)點是:美觀,不占室內空間。缺點是:不易維修,對結構有一定的影響。
?、?、各戶管線集中進入單元后,立管安裝在用PVC排水管做的套管內,入戶時管線從檢查孔中抽出。它的優(yōu)點是:鉆孔和穿墻套管數量少,較美觀,易改造。缺點是:施工、維修復雜,造價較高。
④、一根總管進入單元后安裝在管道井內,在各層分支,且在樓梯間適當位置設置水表,其位置應適合于查表和檢修。它的優(yōu)點是:不占據室內空間,不影響主體結構,入戶管管徑可根據需要任意選擇。缺點是:必須設置適當的管道井。
可以看出,對于新建住宅樓而言以上四種方案均可適用,設計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方案四為最佳。而對已建住宅樓進行改造時,方案二和方案四由于對原有建筑結構變更大,因此不宜采用;方案一打孔數量多,應根據結構圖選擇其排列位置,實施中一般管線位置問題難以解決,所以在實際中也不宜采用;方案三每層開孔數量只有一個,可利用原有立管的位置,比較美觀,易于實施。所以,在已建住宅樓改造項目中,更宜采用方案三。
方案三中PVC套管的作用,主要是保證美觀。因此,其管徑的選擇應適中,以所需數量的PP-R管能順利穿過為原則,太大則顯笨重,太小則影響PP-R管的安裝。根據工程實踐經驗,DN75排水管最大可通過4根DN15的PP-R管,DN110排水管最大可通過7根DN15的PP-R管。應在每層設計高度設置三通檢查孔,PP-R管從檢查孔的蓋上開孔穿出,確保美觀大方。
三、一戶一表改造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穿墻孔洞的問題。
對于新建住宅樓來說,不論采用那種方案,只要按設計要求預留好孔洞即可。改造工程則不同,其主體結構已經完成,甚至已使用多年,改造時保證其結構的安全、完整是至為重要的一點。因此,一戶一表改造工程的首要原則:開孔不能影響結構安全。新裝管線的走向應盡量與老管線保持一致,能利用原預留孔洞的,應利用原預留孔洞。如果原孔洞不能滿足要求,需擴大的,可在原孔洞基礎上擴孔,開孔以開夠大為佳,如現場不具備條件,也可在滿足穿管情況下小于套管的口徑。如果必須開新孔,則應根據結構圖,選擇對結構影響不大的地方,并盡量避免切斷鋼筋?,F澆的梁、柱以及預制構件的支撐受力端不能打孔。
2、用戶室內防水設計。
因一戶一表施工需在樓板和外墻上開孔,所以防水在施工中非常重要。新建住宅樓的管道防水可按標準圖實施。而已建住宅樓改造項目中,開孔一般使用水鉆,孔的內壁比較光滑,且與套管間間隙較小,這使得防水施工有一定的難度。施工時,應將PVC套管外壁打毛,填入油麻后再填塞水泥和防水寶,并應筑起20mm高的水泥臺。對于開孔小于套管的情況,可剔除套管周圍部分水泥后再進行防水。水平管道穿越外墻不僅要考慮管道和孔洞之間的防水,還應考慮鋁塑管之間縫隙的防水。因此,穿越外墻的孔洞直徑應大一些,這樣有利于加大鋁塑管之間的間隙,便于填塞油麻、水泥進行防水,否則,很難填塞嚴密,防水效果不好。
3、一戶一表改造的施工要求。
一戶一表的設計施工應滿足《建筑給排水設計規(guī)范》(GBJ15-88)的要求。鑒于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PP-R管施工規(guī)范,可套用《建筑給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設計與施工驗收規(guī)范》(CECS41:92)。PVC套管的設計施工應滿足《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設計與施工驗收規(guī)范》(CJJ/T 29-98)的要求。
目前連云港市一戶一表的實施工作進展良好,并對多幢已建住宅樓進行了一戶一表改造。用戶立管安裝方案三在改造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力,尤其是現場施工中,存在這樣那樣的諸如結構、位置以及人為等具體問題,需具體解決。只有認真勘察現場,熟悉原始圖紙資料,做到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搞好已建住宅樓一戶一表改造工程的設計。
現代化的城市建設要從現代化的基礎建設做起,改變舊的不合適宜的管理模式,不僅要有企業(yè)的積極行動,也要政府運用政策的杠桿進行調節(jié),使各方面在行使義務的同時,也要保證應有的合法權益。由此,在實施改造中,為彌補供水成本大幅增長,水價倒掛不足,保障供水企業(yè)健康發(fā)展。建議政府在調整水價時適當考慮實行一戶一表的因素,并修改完善供水管理辦法等,建立健全保障機制,促進供水事業(yè)的良性穩(wěn)定發(fā)展。而供水企業(yè)也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主動克服在前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加快發(fā)展步伐,為城市經濟騰飛做出積極貢獻。